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本地要闻  > 正文

用奋斗书写时代华章
——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作者: 胡德光 来源: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 2020-11-18 09:30

菏泽,亦称曹州,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孙膑、吴起、范蠡、曹植、黄巢、宋江等一大批熠熠生辉的人物在此留下故事,为这片土地铸就了灵魂。

站在奋进的新起点,舒展菏泽今日画卷,一幅幅城乡焕然一新、民生不断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的新图景,正次第精彩呈现。

回首奋斗历程,展望美好前景,菏泽,一座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宜居宜业之城正款款而来……

牢记嘱托 逐梦前行

菏泽,一座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注”的城市。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专程来到菏泽,主持召开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长期以来,我对菏泽这片土地一直很关注,一来到这里就感到格外亲切”“好好努力、长期坚持,相信菏泽一定会后来居上”。

在菏泽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阐述了事关菏泽全局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既指出了我们的优势,又指出了我们的短板;既给我们部署了“过河的任务”,又帮我们解决了“桥和船”的问题;既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又教给了方法和路径,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虽然时间已走过七个春秋,但习近平总书记那情深意切、语重情长的话语,依然回荡在曹州大地,激励着菏泽人民朝着后来居上目标不断奋进。

近年来,市委确定的发展思路、作出的安排部署得到全市上下的高度认同,最根本的就在于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确保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健康发展。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既是引领我们事业发展的“指南针”,也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藏”。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前三季度主要指标增速快速回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3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5和1.3百分点。

市委书记张新文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菏泽厚望如山,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是菏泽的永恒主题。全市上下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为菏泽指引的方向执着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努力把菏泽工作做得更好,力争早日实现“后来居上”,以优异成绩回报总书记对菏泽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放大优势 激活动力

菏泽,一座放大优势变“强势”的活力之城。

一个地方能不能发展,实际上就是能不能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

对目前菏泽而言,实现突破性发展,就得垒基筑台、立柱架梁,放大优势变“强势”。

菏泽的现实优势,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后来居上最大的资本。

——区位条件优越。地处连接京津冀、中原经济区、长三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枢纽位置,周边有济南、徐州、郑州、太原、石家庄5个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处于“增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人口红利明显。总人口过千万,15岁至54岁的劳动力人口占51%,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产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持续抓招商、抓开工、抓投产,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加,谋划的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加快成长,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显。

——交通设施改善。随着机场建成通航、高铁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和县乡道路提升改造,长期以来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将得到根本改观,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张新文指出,我市有一千多万人口,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数据显示,菏泽常年约150万人在外务工,既说明我市人口素质不错,也说明我市的人口优势却没有发挥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要求我们做好人口、人力、人才“三个人”的文章。

人才就是人力资源,是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把人口变成劳动力,把劳动力转换为人力资源——仅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7.8万人,新增返乡创业就业7.95万人,领办创办实体2.98万个。目前,菏泽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突破60万户,每年还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可以说兼具这两种“红利”。

菏泽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占全省的1/10,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7,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果蔬、畜牧、中药材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业基础较好。我市立足这一优势,多措并举,不断擦亮菏泽农业品牌。去年,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粮食总产达到156.3亿斤,牡丹、芦笋和大蒜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后来居上目标,聚力推进“四个突破”,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放大优势变“强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健康态势。

砥砺奋进 后来居上

菏泽,一座不断挖潜力放活力的后发之城。

所谓潜力,就是有可能成为明日之星的优势,现在看不够优、不够强,但发展前景广阔。

张新文指出,要善观大势,顺应规律,千方百计把“潜力”变为“现实”。

“现在不少工业基础好的地方,正忙于转型升级,发展速度趋缓,如果转不好还会引发很多问题。菏泽由于工业化起步晚、包袱小、设备新、转型快,反而能更容易赶上去。”市工信局负责同志表示。

如何把握菏泽工业化的潜在优势?答案就是,穿新鞋走新路。

工业是菏泽的立市之本,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夯实筑牢这个强市根基。

近年来,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竞争优势”这个根本指引,高擎大抓工业的旗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决挺起菏泽工业经济的“脊梁”。

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立足实际放眼未来,着力打造“231”产业体系——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的现代医药港全面起步,1至5月份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增长51.3%、产值增长13.9%、税收增长23%;高端化工、机电设备制造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上半年完成交易额2310亿元、增长11.3%;鲁西南大数据中心、大唐5G等项目引领我市“新基建”加速破题,光伏电站、风电新能源等发电量达到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39.8%,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同时,我市还把扩大税源作为“双招双引”的第一标准,突出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灵活采取基金招商、股权招商、天使投资等市场化手段,持续提升招引实效。上半年,全市新签约过亿元项目196个,总投资1390亿元;疫情期间主动出击,引进了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抗病毒雾化吸入剂项目;签约落地了石炭纪新材料、贝朗生物芯片等投资大、技术先进、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实现了招商项目质量新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巨大活力、蕴含无限潜力,我市发展面临着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可以说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前景可待。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拿出闻鸡起舞、有进无退的精神努力工作,为突破菏泽、后来居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新文强调。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须策马扬鞭。奋进新时代,曹州大地,未来可期!

 记者 胡德光

责任编辑:
李立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